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主办,我校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完成各个赛项,于6月22日下午落下帷幕。由我院李世清教授指导,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熊晶芝、欧阳颖、贾国玉共同完成的作品“旱地覆膜栽培配施有机肥或秸秆还田会增加土壤全氮: 一个简单科学猜想的证明”获特等奖;由李海亮副教授指导,向逸文、王前、赵仪共同完成的作品“合成菌群在盐碱地改良与碳汇提升中的作用初探”和由路永莉副教授指导,谢妍、牛永康、孟申珺共同完成的作品“15N示踪法研究枸杞园施氮量对肥料氮利用与损失的影响”获一等奖。
本次竞赛紧扣时代主旋律,以“加强农资人才技能培养,服务绿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设置了土壤健康与指标检测、土壤固碳与微生物技术、绿色施肥与肥料检测等三个赛道,基本涵盖了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实践技能。有来自全国48所涉农高校的318支团队报名参赛,经过48名专家函评,最终遴选出33所高校的50支团队参加了6月20-22日在我校举办的决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邹建文教授、我校副校长高云虹、决赛评审专家、决赛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以及我校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实验室与基地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资源与环境学院全体班子成员等近300人出席了决赛开幕式。

高云虹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各位专家、评委、参赛师生表达了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倾力推动本次竞赛的主办单位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高云虹指出,“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守护绿水青山的时代使命;“赛场砺剑,共育英才”。本届竞赛紧密时代要求,为全国涉农高校农资环学科青年才俊搭建起一个锤炼真本领、碰撞新思想、展现硬实力的顶级舞台。

邹建文在致辞中,深刻阐释了开展技能竞赛宗旨。一是要在学科建设框架下重新审视本科生的培养重要性,通过实践技能竞赛激发本科生对专业的认同,筑牢学科发展根基;二是竞赛要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如本次竞赛通过土壤健康与指标检测、土壤固碳与微生物技术和绿色施肥与肥料检测等赛道,可全面检验学生利用所掌握实践技能和知识体系服务国家需求的核心能力。

资源与环境学院负责人向与会师生汇报了决赛的组织及前期准备情况。
开幕式结束后,由15名专家组成的评委分三组,按赛道,对各个团队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解决生产和理论问题能力的答辩汇报等进行了逐一仔细考评。经过一天半的决赛,最终确定了20项特等奖和30项一等奖。






22日下午,举办了竞赛闭幕。高云虹为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颁奖,邹建文为获得特等奖的参赛队颁奖,同时进行了承办单位交接仪式,下届比赛承办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负责人接旗并做了表态发言。邹建文在总结中高度评价本届竞赛取得的成效,向50支参赛队伍表示祝贺,高度称赞选手们在决赛中所展现的新时代农科学子的卓越风采,强调本次不仅竞赛参赛团队规模大、主题明确、赛道设计新颖、参赛作品质量高,而且都能够完美的讲述科研小故事。邹建文指出,这次竞赛在技能测试、答辩汇报、综合等级参考标准、打分细则等有明显创新性,组织标准高、示范效应显,最后对我校在保障本次竞赛成功举办所做的精心准备表达了衷心感谢。



开幕式和闭幕式由学院党委书记巩文峰主持。
